孩子是天生的創(chuàng)造者,幫助孩子最大程度地發(fā)展他們獨特的天賦和才能,能讓孩子終生受益。那么作為家長的我們要怎么做呢?
一、鼓勵孩子表達“為什么”
孩子的小腦袋里總是藏滿了問題,當他們皺著眉頭,一臉急切地來問“為什么”時,我們自然的反應就是盡力給他們答案。提供答案固然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識量,但是如果孩子總在被動地接受這些彼此孤立的知識,思維能力很難得到提高。
如果換一種對答方式:“為什么?” “你認為呢?” “你怎么想到的?” “那樣又會怎么樣呢?”能幫助孩子探索得更多。另外,孩子在思考這些問題時需要回想以前的經(jīng)驗進行推理,這能幫助他們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學習能力。
這種鼓勵思考的對答一般在孩子2~3歲時即可進行。你要做的是,根據(jù)孩子的理解水平來調整提問的深度,在愉快的對話中,指導孩子從已有的經(jīng)驗中得到新的主意。
二、鼓勵孩子異想天開
童年是充滿幻想的時期。在我們看來,孩子的想象也許有些可笑和不切實際,但一旦他們可以“異想天開”,不按部就班地人云亦云,可貴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模式就開始形成。
擺脫固有的思維模式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起點。讓孩子用新的眼光來重新認識身邊一些習以為常的事物,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基礎。孩子一旦習慣于這種思維過程,當再次遇到不熟悉的問題時,他就會想到用不同的思維方式來為自己遇到的新挑戰(zhàn)、新情景或新問題找到解決方案。
三、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為孩子“放手”
自信是孩子不斷進步的前提。有了自信,孩子就會變得勇敢,甘愿冒險。而當你對孩子說“不”時,可能阻止了孩子很了不起的主意。這會讓孩子沮喪,讓他覺得自己很笨,越來越自卑。
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鼓勵、贊揚孩子,避免讓“不”束縛、限制住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同時也要引導孩子對各種可能性的事說“是”,說“為什么不”,而不是“我不能”。
孩子只有在他們自己支配和主宰的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的火苗才能被激發(fā)出來,所以,我們要盡量提供給他們看、摸、嘗試、學習,及自我表現(xiàn)和動手操作等多種機會。這會大大開啟他以前沒有嘗試過的想法與念頭,也是提升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一個關鍵。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