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氣
教師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是真、善、美的傳播者,人類靈魂的塑造者,莘莘學子人生的導師和引路人。人們常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形容教師,其中的“身正”即意味著具有高尚的德行,一身正氣,這是為師的首要素質(zhì)。面對各種利益的誘惑、多元思想的碰撞,教師尤其要具有浩然之氣,這樣,教師才能在知行統(tǒng)一中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要實現(xiàn)教育的“真”,披著偽圣、庸俗、狹隘的外衣去教育學生,這種教育就顯得蒼白、虛偽,無疑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從育人的角度講,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身教重于言傳。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們做教師的,一定要守住自己的魂,扎牢自己的根,恪守《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樹正氣,壓邪氣,淳師風,揚師德,依法執(zhí)教,真正擔負起人類文化的傳播者、學生靈魂的塑造者的重任。
才 氣
馬卡連柯說:“學生可以原諒老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諒老師的不學無術。”可見,擁有扎實的專業(yè)功底對老師站穩(wěn)講臺是多么重要!過去,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如今,時代發(fā)展了,社會進步了,“一桶水”已遠遠不能激起飽受信息浪潮沖擊的學生的興趣。一個良師,足以讓學生回味一生;一個庸師,足以讓學生評判一生。每一個學生都希望結(jié)交德藝雙馨的老師,他對老師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甚至挑剔的。你的才氣將直接決定你在學生心目中的信任度、影響力以及信仰度。況且,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學生擇師而學的狀況將無情地擺在每個老師的面前,教師優(yōu)勝劣汰、競爭上崗將成為社會發(fā)展的必然。
教師的“才”,最重要的是展現(xiàn)在課堂上。教無定法,同樣的課題、同樣的課堂,不同的教師,其精彩度、影響力絕對不一樣。如果你業(yè)務能力強,善于駕馭課堂,你可以像央視《實話實說》節(jié)目那樣,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溝通心靈。如果你專業(yè)知識淵博,幽默風趣、嬉笑斥罵皆成妙語,你也可以像央視《百家講壇》欄目里的大師一樣瀟灑自如,妙趣橫生,讓學生被你的才智、才氣所折服。
做一名良師,做一名讓學生終身難忘的老師,應成為每個教師的自覺追求。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知識的“源頭活水”。做到老,學到老,更新知識,創(chuàng)新理念,超越自我,厚實為師的底氣。只有這樣,講起課來才能才氣橫溢,充滿魅力;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自覺自愿地接受你的教育。
書 卷 氣
朱永新先生指出:“一個理想的教師,一個要成為大家的教師,一個相成為教育家的教師,他必須從基礎抓起,扎扎實實多讀一些書。”也就是說教師身上應該多些書卷氣、文氣,少些酒氣、油氣、老氣、俗氣,這正是教師這一特殊職業(yè)的需要。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這里的“氣”就是“書卷氣”。這是一種文化底蘊、智慧力量的自然流露。教師必須是博家、雜家,沒有上通天文、下曉地理之才,沒的博古通今之智,沒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濃郁的書卷氣息,你又怎么能成為文化、文明的傳播者,心靈的塑造者呢?
新課程的開放性、研究性、選擇性、多元化、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等諸多特性使教師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zhàn)。作為教師,要敢于承認自己在某些知識和經(jīng)歷方面的欠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縮短知識更新的周期。一次性學習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教師必須持久地學習,并且在讀書學習的同時不斷進行理論研究、實踐反思和感悟積淀,才能學得真知,悟得真理,進而厚積薄發(fā),才能成為博學多才、富有書卷氣的教師。
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給教師的建議》中疾呼:“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的這個方面是取決于些。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做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坐下來,深入地思考。”一個只教眼前書而不廣泛閱讀的教師是不可思議的。勤奮地讀書學習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必由之路,一個熱愛讀書的人必然會涵養(yǎng)出一種超越常人的獨特的文化氣質(zhì)和儒雅風度。
神 氣
所謂“神氣”即精神狀態(tài)和思想氣魄。慵懶、渙散、萎靡、自卑,都有損于教師的形象,我們要以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精神面貌投入教育教學工作。教師充滿激情與活力,神采奕奕,親切自然,與學生打成一片,以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學習心理,師生共同進步,校園面貌必然煥然一新。反之,如果教師整天無精打采,拖沓慵懶,紀律觀念淡薄,缺乏進取精神,會給學風、教風、校風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教師的生命在課堂,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有“精”“氣”“神”。教師精神振作,講課充滿自信、激情飛揚,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感染打動學生,造就學生的精神和氣魄。教師氣聚神凝,講課語韻頓挫抑揚、鏗鏘有力,能孕育學生的人格和自尊。教師神思灑脫,講課縱橫捭闔、張弛有度,才能引領學生走進知識的殿堂,激起他們參與的欲望。失去“精”“氣”“神”的課堂,收獲的也許永遠是失望;缺乏“精”“氣”“神”的教師永遠也不會成為一名好教師。
新課堂理念的核心是創(chuàng)新教育。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21世紀教育的主旋律。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教師必須有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要有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舍我其誰”的責任感和氣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說過:“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我們要激發(fā)創(chuàng)新活力,抓住機遇,鉆研新課程,探索新教法,不因循守舊,不盲從權威,要求新、求異、求變,讓創(chuàng)造的種子在教育園地里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
銳 氣
銳氣,是一種膽量,一種魄力,一種攻堅克難的精神境界。在教育改革向縱深發(fā)展的今天,我們每個教師都必須有一股敢于爭先、銳意進取的銳氣?;仡櫸覈逃l(fā)展史可以看到一條清晰的脈絡。從隋代開始的科舉制度到20世紀90年代前的應試教育,到90年代廣泛提倡的素質(zhì)教育,再到近年來興起的人性化教育。落后于時代要求的應試教育在漸漸走向衰落,素質(zhì)教育則逐漸趨向成熟,人性化教育如旭日東升,勢不可擋。然而,應試教育雖已日薄西山,但其陳舊的教育觀念仍在人們的頭腦中作祟。要革除習慣勢力對人性化教育的影響豈是一日之工?所以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都能銳氣十足,消除浮躁心理,深刻反思,研究探索,將教育改革進行到底,開辟出中國教育的新天地。
學校創(chuàng)名校,需要銳氣;教學創(chuàng)佳績,也需要銳氣。建立一支師德水平高、業(yè)務能力強、服務水平高、創(chuàng)新能力強的新型隊伍,需要每個教師都發(fā)揚團隊精神,拼搏進取,追求卓越,為學校整體工作的穩(wěn)步推進出力流汗,為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添磚加瓦!我們每個教師都要有爭做名師的銳氣。我們要銳氣昂揚,跳出樊籬,敢教敢試,永不言敗,教出個性,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專家型、學者型教師。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