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艷萍
課堂上的孫建鋒幽默風趣、激情四溢、游刃有余。他精湛的教學藝術,讓聽課教師折服,現場不時傳來陣陣掌聲。但是,最讓我感慨的,是他在課堂上作為師者對學生深入到骨子里的尊重與柔軟。
一次次蹲下
配合孫建鋒進行課堂展示的是我們學校六年級的學生,因此我比較熟悉。我知道這些孩子平時是習慣站起來回答問題的。但是那天,或許孫建鋒的親切感染了他們,孩子們竟然都是坐著回答問題。聽課時埋頭記筆記,再抬頭就可能找不到孫建鋒了,原來他蹲在了孩子們的身邊。
數不清那堂課孫建鋒瘦弱的身體蹲下多少次。課后我問他,這樣頻繁下蹲你不累嗎?孫建鋒卻笑著說:“一點兒也不累。”
陶行知說:“唯有平等,才能將‘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完全消除,才會發(fā)生人格的互相感化’。”這一蹲,是孫建鋒的一個動作,更是他的一種理念,他用自己骨子里對學生的尊重,消除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在心中種下一個念頭:教師和我們是朋友,是平等的。這樣,不知不覺就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一陣陣掌聲
在這堂課上,充滿了孫建鋒對學生真誠的贊賞與熱情的鼓勵。在他的引領下,偌大的報告廳數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比如,在課前交流環(huán)節(jié),孫建鋒給學生帶來了幾個成語。有個學生對成語“囊螢映雪”的第一個字讀得不準,孫建鋒很自然地請其他學生幫忙,讀錯的那個孩子不僅糾正了讀音,還帶領全班同學又讀一遍。孫建鋒評價說:“第一次不認識,但聽別人說一遍就能當老師,難道不值得掌聲鼓勵?”
在學生交流小猴子更喜歡和毛巾媽媽在一起,還是更喜歡和奶瓶媽媽在一起時,有個女學生這樣回答:“我認為小猴子更喜歡和毛巾媽媽在一起,因為毛巾媽媽能給小猴子帶來溫暖,雖然不能帶來充足的食物,但是能和溫暖的媽媽在一起就是幸福的。”孫建鋒緊接著說:“你是一個內心溫暖的孩子,值得贏來大家的掌聲。”
每一次掌聲,都飽含著孫建鋒對學生的賞識,也飽含著學生對自己和學習伙伴的激勵。整堂課,孫建鋒充滿人情味的評價就像一條潺潺的小溪,在每個學生心頭蕩漾,使學生感受到了溫暖,他所倡導的平等對話的語文教學,就在師生彼此的柔軟中生成了。
向更深更遠處引領
如果說尊重學生是一種品質,理解學生是一種涵養(yǎng),善待學生是一種胸懷,那么作為語文教師,引領學生在課堂向更深更遠處前行是一種義務。
對于什么是柔軟,有學生答:大自然是柔軟的,青草是柔軟的,友情是柔軟的……當一個學生說“媽媽的乳房是柔軟的”時,這群還處在懵懂時期的孩子發(fā)出了輕微的哄笑聲。孫建鋒巧妙抓住這一時機,如此引導:“人類都有生母,都吃過母親的奶,你是一個吃奶不忘母恩的孩子,應該給你掌聲。”這樣的引領,讓本來想笑話別人的學生有所思考,也讓本來會感到難堪的學生充滿溫暖,這樣的引領不是朝著柔軟的方向前行嗎?
課堂上,學生遇到了一個生字。在請教同學和查字典兩種方法都行不通時,孫建鋒耐心地詢問:“要不要求助別人?”然后,他引導學生明白在遇到困難時可以請教別人。最后這個學生大大方方地轉身,向身后聽課的教師進行詢問。孫建鋒繼續(xù)引領,“老師告訴你了,你要做什么?”然后,這個學生又向幫助他的教師表達了謝意。
換位思考一下,遇到這種情況,我可能會直接告訴學生這個字的正確讀音,但這樣僅能幫助孩子記住一個字。孫建鋒的高明之處在于,不僅引領孩子尋找解決困難的方法,并且學會感謝那些在困難時刻給自己幫助的人。這對于孩子的意義就不只是認識這個字了。
泰戈爾曾說:“不是錘的打擊,是水的載歌載舞才形成了美麗的鵝卵石。”作為教師,如果我們能像水那樣柔軟,就能更接近學生的心靈。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