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身上,父母傾注了太多的期望,成績往往成了評價孩子的硬性指標,這給孩子造成的心理負擔有多重,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卻很少有父母去關心。
一個扭曲社會下
催生的瘋狂故事
本片由香城映畫制作,四個小演員分別是:佑男、區(qū)日朗、許爾森、潘家齊。
一名小學生因為成績沒考好而擔心被父母責罵,選擇去跳樓自殺。身邊三位同學,從不同的角度來“勸”他放棄自殺,并開始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對話。
學生A:讀書沒前途,還不如去玩
學生B:想發(fā)達,就要早點學會投機
學生C:期待爸媽早點去世,繼承家產(chǎn)
片中的插曲——《綠袖子》,是香港學生會考、高考和現(xiàn)在各大文憑測試的間奏曲,對于香港學生來說,這不單是一首旋律優(yōu)美的音樂,更加是牽起痛苦回憶的催命符。
四個孩子夸張的對話折射了香港,乃至東亞各國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房價過高,就業(yè)壓力大,價值觀扭曲。
這些言談根本就不像一個幾歲的孩子能說出口的話,導演讓幾名孩子來演繹,滿滿違和感,卻讓主題更突出,一經(jīng)上線,就引來了百萬關注。
看著片中的孩子面不改色地說著自己搞死爸媽的計劃,讓人感覺不可置信的同時,一種悲憫的感覺莫名而來。
當教育的原意被曲解,賺錢成為了人生的終極目標。讀書不再是求知識而是求分數(shù);上興趣班不是為興趣,而是為了同別人家的小孩競爭。
父母在荒謬的制度下無形間
成為了謀殺他們童年的幫兇
“知識改變命運”家長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他們讓孩子們參加參加興趣班,卻不問孩子真正喜歡的是什么,填鴨式的教育以及對成績不滿的責備,讓孩子們敏感,悲觀,漸漸產(chǎn)生心理疾病。
這讓我們不得不反思,在國家經(jīng)濟飛速增長的今天,我們是不是走得太快,過于急功近利,以成敗論英雄,而忘記了為何出發(fā)?
龍應臺曾對自己的兒子安德烈說:
“孩子,我要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問題。我們都是社會的受害者,同理也都是社會的受益者。希望我們的孩子,能早日從中掙脫出來,尋找到自己的出路。
愿父母能走入孩子的心扉,了解孩子的需求,幫助他們掙脫社會的枷鎖,能快樂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