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1-03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早在兩千多年前孟子的母親就明白了教育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做出了世人傳唱的事件:為了把孟子培養(yǎng)成為人才,孟母不辭千辛萬苦三次搬家,最后把家搬到禮賢之士都在施禮的孔廟旁邊,把孟子培養(yǎng)成了一名大學者。這一故事說明了環(huán)境對人成長與發(fā)展的重要性。校園文化包括廣義的校園文化和狹義的校園文化兩種。廣義上的校園文化由外在可視的物質文化和內在的隱含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兩部分組成;狹義的校園文化是指那些可視的外化校園硬件設施、一草一木、石碑、壁畫等物質文化。幼兒園階段,孩子的心理、生理正處于發(fā)展的黃金時期,他們對外界的感觸很是敏感與好奇,此階段的校園文化對幼兒教育起著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作用,與中小學、大學的校園文化相比,作用更為突出。下面將從四個方面闡述校園文化對幼兒教育的積極作用。
一、對事物的認識
4-6歲是孩子的語言、智力、思維發(fā)展的重要時期,而這些方面的發(fā)展與他們對事物的認識無法分開。所以,幼兒園階段,應特別注重校園文化中物質文化的建設,以讓孩子對生活中的事物有個初步印象。比如在校園墻壁上描繪出色彩鮮艷的動植物,在樓道兩旁懸掛圖文并茂的圖畫,包括傳統節(jié)日的文化圖、國學經典中的精髓禮儀文明、做人的誠信、智慧等內容,還有民間剪紙圖案:民族風情、梅蘭竹菊、國粹京劇臉譜、皮影藝術等內容,更重要的是要把一些生活常識:交通指示燈、火警號碼用孩子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示出來,讓孩子在有意無意的觀察、活動、嬉戲中了解一些常見的事物與生活中的常識。
二、對顏色的感觸
心理學家說過:“顏色是情感的語言。”幼兒對色彩的喜歡好像是與生俱來的,同時色彩對幼兒的生理、心理的發(fā)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色彩雖無好壞之分,但環(huán)境中適宜的色彩搭配能使人感到溫馨、舒適,不適宜的色彩搭配則如同噪音,令人煩躁不安、心情壓抑。在上幼兒園之前,孩子大都喜歡大紅大紫的顏色,對艷麗的事物非常感興趣,可是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即三四歲的時候,他們對于顏色的興趣發(fā)生轉移,會更加喜歡各種明快但柔和的顏色,在那種氛圍中他們的心情似乎更加愉悅,性格更加開朗。所以,幼兒園的教室墻上往往描繪著黃綠搭配的“心情書”“成長樹”“美麗的花園”等圖案,幼兒看到這些畫面常常會不由自主地睜大眼睛,嘴角掛滿笑容,癡癡地望許久。實踐證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對顏色會有更加明細的認識,赤、橙、黃、綠、青、藍、紫對他們來說漸漸地明晰了起來。
三、對規(guī)則的遵守
校園文化既有硬件設施建設,也有內在的軟件建設。人文環(huán)境、制度建設等是校園文化的軟文化。
先來看人文環(huán)境的影響。有一個諾貝爾獎得主,記者采訪他時,問到:“你在哪個學段學到的知識是最多的?”他回答說:“我在幼兒園學的知識最多,在那里我學會了飯前洗手,學會了說‘謝謝、對不起’,學會了雙手給長輩遞物。”由此可見,人文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終身成長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幼兒園教育中要重視人文環(huán)境的建設,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做飯的師傅、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幼兒之間應和諧相處,以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
再來看制度建設。在學校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教師要從小就向孩子灌輸規(guī)則的重要性,讓他們做一個守時、守制度的人。
另外,還要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孩子的品德。提及校園文化建設,我們常常會忽視活動文化這種軟文化。其實,幼兒園中常常會搞許多活動,如親子活動、體育活動、科學實驗活動等。在這些活動中,教師要培養(yǎng)幼兒對家人、教師的尊重、感恩之心,對伙伴的關愛、關心等優(yōu)良品質。有人說:“未來社會的人才不僅要有高智商,還要有高情商。”這種情商,既包括對規(guī)則的遵守,也包括靈活的人際關系。學校的各種活動正是孩子情商和品質培養(yǎng)的重要平臺。
四、對智力發(fā)展的刺激
美國心理學家指出:一個人從出生到4歲能獲得50%的智力,從4歲到7歲又能獲得30%的智力。這就說明孩子的智力有將近一半是在幼兒園階段獲得的??梢?,幼兒園階段的教育對孩子智力的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學校的硬文化、軟文化都會對孩子的智力發(fā)展起到刺激與促進作用,因為孩子在這個時期對所有的事物都比較敏感,對周圍的環(huán)境、人物、事件都有著濃厚的興趣。校園文化會對孩子在感官上起到沖擊作用,進而刺激智力的發(fā)展。總之,校園文化以它獨特的優(yōu)勢在幼兒成長過程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們應做好校園文化的建設,充分發(fā)揮校園文化對幼兒教育的作用,開展好幼兒教育教學活動。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