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8-08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小孩子還不懂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情,有時候遇到不順心的事,但又無法被大人理解時就會突然發(fā)脾氣。作為家長,需要了解這一點,并嘗試去讀懂孩子的情緒。
家長要對孩子的情緒變化保持敏感狀態(tài),并且要及時響應(yīng)。
在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但在餓了或尿布濕了感覺難受的時候,會用哭來表達自己的不適,這時如果家長能夠及時弄懂孩子哭聲表達的意思,孩子很快就會止住哭泣,并露出滿足的神情;但如果家長沒有弄懂,或者忙于別的事情無法及時響應(yīng)孩子的需求,孩子往往會越哭越厲害,很難哄住,甚至到最后已經(jīng)哭不動了,但同時孩子的心靈卻也已經(jīng)受到了極大的傷害。所以家長要及時識別并響應(yīng)孩子的情緒。
除了孩子用哭聲、表情來表現(xiàn)的情緒外,孩子行為中包含的情緒也需要家長的關(guān)注。
尤其是在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很薄弱時,他們更喜歡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孩子發(fā)脾氣、摔東西之類的行為很容易被家長識別出來,然如果孩子只是悶悶不樂地悄悄躲進自己的房間,那么家長就不能很容易地識別出孩子的情緒變化了。而且如果孩子的性格偏內(nèi)向的話,則相對開朗的孩子更不善于變大自己的感情,這就需要家長的更用心的觀察。
孩子通過行為表達自己的情緒,但家長往往只看到表面的行為,而往往意識不到這種行為背后的情緒。比如孩子不開心,家長設(shè)法哄孩子,剛把玩具遞到孩子手里,孩子就立即把玩具摔了,這時多數(shù)家長的反應(yīng)可能就是怒火中燒,甚至對孩子大打出手,而難以冷靜地想想孩子這么做背后的情緒反應(yīng)。
這就首先要求家長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因為孩子的行為而輕易生氣,并且能夠敏銳地察覺到孩子行為反映出的情緒波動。
有的時候?qū)嵲跓o法理解孩子當時的情緒時,不妨問問孩子,讓孩子自己來表達。
雖然很多時候只要通過觀察孩子的表情,就可以判斷孩子的情緒,比如當TA表情嚴肅、呼吸沉重時一般是正在生氣,當TA悄悄地哭泣時則是在傷心了,當眼睛睜大看東西時可能是好奇或者恐懼。但人類的情緒是復(fù)雜的,即使是孩子的情緒也無法用這些簡單的模式完全概括,總會有實在無法理解孩子情緒的時候,這是不妨問問孩子,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
在通過問話來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時,家長應(yīng)選擇一些開放式的提問,比如“你現(xiàn)在感覺怎么樣”、“告訴媽媽你這會兒的想法”,而不是“你是不是生氣了”這類只能讓孩子回答是或否的封閉式提問。開放式提問更有助于孩子準確表達自己情緒。
???????
但是開放式的提問也會有一個問題,就是可能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當時的情緒是什么,更無從將其表達出來。由于孩子的經(jīng)歷還很少,所以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這就需要孩子逐步認識各種情緒了,在此過程中家長也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練習(xí)識別情緒。比如有一些專門針對情緒啟蒙的積木或圖畫書,上面繪有各種表情,家長可以把每種表情所表達的情緒講給孩子。
之后再逐步讓孩子嘗試將自己的情緒畫出來,因為孩子在語言能力欠缺時,形象思維的能力已經(jīng)有了很大發(fā)展了。畫情緒時可以按照積木、圖畫書上的來畫,或者也可以教孩子用太陽、烏云、多云之類的天氣標識來對應(yīng)自己的情緒。
家長還應(yīng)明確的一點是,情緒并沒有好壞之分。所以沒必要在孩子傷心、恐懼、憤怒的時候急著加以制止。對孩子來說,每一種情緒都是必不可少的體驗,只有體驗到各種各樣的情緒,才能有學(xué)習(xí)應(yīng)對它們的機會。家長應(yīng)該做的就是幫助孩子體驗豐富多彩的情緒,并及時察覺到孩子的情緒,然后采取針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