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嬰幼兒階段都會對媽媽有本能的依賴,所以媽媽的性格、語言和行為,對孩子的成長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高情商的媽媽自己積極有趣而充滿熱情,懂得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也懂得在生活中“忍”住這5件事:
一、忍得住孩子的“搗亂”
天生喜動的孩子們,總是把屋子搞得一團糟:玩具扔滿地、顏料涂滿墻、
米粒兒到處有、紙巾滿天飛。這是媽媽們感到憤怒的事情,但卻是孩子們驕傲無比的成就。
在這看似“搗亂”的行為中,孩子們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釋放,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
父母不如提前說好規(guī)則,什么能動,什么不能動;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給孩子盡情探索的機會,也給自己緩和休息的空間。
二、忍得住孩子的磨蹭
愛磨蹭、拖拖拉拉,好像是每個孩子的“通病”。但是有沒有發(fā)現(xiàn),你越催,孩子越磨蹭,周而復始,惡性循環(huán)。
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都有自己的節(jié)奏和腳步,讓他偶爾體驗下磨蹭的后果,會比嘮叨和催促有加倍的教育成效。
三、忍得住孩子的脾氣
孩子的心思總是很敏感的,他們經(jīng)常會不由自主地模仿、不分對錯地接納。當行為變成一種習慣,不高興時大喊大叫、不順心時投扔東西,就成了他們的經(jīng)常性表現(xiàn)。
但每個孩子的個性皆不同,當他們發(fā)脾氣時,以暴制暴從不是緩解的辦法。耐心分析他們哭鬧的原因、耐心回應(yīng)他們渴望的求助、耐心給予溫柔的安慰和共情。這個過程雖然艱辛或委屈,但這不就是媽媽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嗎?
四、忍得住孩子的錯誤
孩子從一個咿呀學語的嬰兒長成一個優(yōu)秀強勁的成年人,這個過程中,太多東西要學習:行走、表達、社交、獨立,大多時候都需要靠自己的努力。
他們通過一次次的嘗試,一次次的失敗和犯錯誤,一次次的糾正和完善,實現(xiàn)的才是屬于自己的成長。沒有原則問題的情況下,相信孩子,給孩子一些空間。我們要做的,就是提供環(huán)境。剩下的,就讓他們慢慢探索吧!
五、忍得住和孩子的別離
安娜·昆德蘭曾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學會和孩子微笑著別離,更是當媽后重要且必需的一課。
孩子開始進入幼兒園時、孩子在老師帶領(lǐng)下去游學時、孩子長大后到學校住宿時,這些都是成長中不能避免的分別。但正是這一次又一次的“兵分兩路”,讓孩子們學會了堅強和勇敢。
媽媽們用力擁抱孩子后,和他微笑著說再見吧!雖有痛楚和苦澀,不舍和顧及,但卻能讓孩子遇見更好的他自己。
點擊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