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經(jīng)常會使用各種獎勵手段表揚能順利吃完午飯的幼兒。如,能夠自己吃飯的可以得到小星星貼紙,能吃完自己那份飯菜的可以得到一個小糖果;能快快吃完的可以去玩從家里帶來的小玩具。這也是我以前常用的招數(shù)。直到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班上的麗麗和明明竟然偷偷把飯倒到桌子底下,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我開始留意他們的進餐過程,發(fā)現(xiàn)麗麗總是在大部分孩子都吃完時開始焦慮、緊張,使勁把飯往嘴里塞。機靈的明明則好幾次趁教師沒留意把飯往桌底下倒。我想起麗麗媽媽曾反映過,說孩子在家飯量很小??墒菫榱说玫姜剟顣娖茸约喝乱淮笸腼?。她還說,孩子最近晚餐都不怎么愛吃東西,大概是中午吃太多,撐著了。
了解了這些情況,我不禁反問自己:運用獎勵的手段雖然能夠調動孩子們的進餐積極性,可他們真的感受到進餐的快樂了嗎?顯然,孩子們的興趣在于那些附加的獎品,而不是食物本身,長此以往肯定不利于健康。意識到這些,我決心改變策略,讓孩子們享受食物,感受進餐的快樂。
一、獲得積極的體驗
食欲的產(chǎn)生與感官體驗密切相關。因此,除了關注食物的色、香、味之外,我們還關注食物的意、形、養(yǎng)。如,結合故事《廚房里的談話》《食物旅行記》等,和孩子談論各種食物對身體的好處;找一些關于食物的有趣典故和孩子一起分享,讓他們猜猜“紅嘴綠鸚哥”是什么,“珍珠翡翠白玉湯”又是什么……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對食物有了美好的聯(lián)想。
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更容易接受他們熟悉的食物,就試著與廚房聯(lián)系,交給孩子一些他們能完成的小任務,以了解食物的制作過程。如剝鵪鶉蛋、剝蒜、剝毛豆、刨黃瓜,等等。午餐時,孩子們吃到自己加工的食物,感到特別自豪。
我們結合自己的體驗,聯(lián)想到電視上的烹飪節(jié)目擅長呈現(xiàn)美食的制作過程,讓人食欲大增,于是下載了“寶貝愛廚房”等節(jié)目讓孩子們觀看,了解美味佳肴是怎么做出來的。我們也在班上和孩子們一起試著做一些簡單的小菜,如腌蘿卜、拌黃瓜等,活動之后孩子們吃得特別香。
二、建立良好的作息習慣
麗麗、明明飯量特別小,是什么原因呢?我觀察到,小班孩子早晨起得晚,常趕不及八點半的早操,麗麗則常常九點多才來,手里還拿著糕點當早飯。早操后孩子就回班級了,體育活動時間本來就不多,而家長們總擔心孩子在園吃不飽,早晚兩頓都使勁塞,還常讓孩子們隨身帶些小點心充饑。試想,如果11點準時開飯,孩子們怎么吃得下?
因此,要增進食欲就必須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作息習慣。
1.早睡早起。與家長溝通,爭取他們的配合,準時送孩子來園,既使孩子的早餐時間變得有規(guī)律,又能保證孩子參加體育鍛煉。
2.調整進餐時間。食物進入消化道后,消化吸收并排空的時間約為4小時。也就是說,每次進餐間隔以4小時左右為佳。孩子在家7點左右吃早飯,在幼兒園9點吃點心,若將午餐時間稍推遲至11:20左右,延長進餐間隔時間,則更符合腸胃運動規(guī)律。
3.加強體育鍛煉。早操后,可帶孩子們到大型器械區(qū)活動一下。自由活動時,也可讓孩子們在走廊上玩玩自制體育器械。但要注意運動強度應適中,若強度過大,容易抑制胃腸道消化液的分泌。餐前半個小時也不宜運動,否則過度興奮會影響食物消化。
三、補充健脾消食的藥膳
針對一些體弱及消化能力差的孩子,我們也找了一些食療小方子。
要促進食欲,健脾非常關鍵。有些小點心就適用于脾胃虛弱的孩子。如,蘿卜餅:白蘿卜、面粉各250克,瘦豬肉l00克,將肉與蘿卜剁碎成餡,加面粉、蔥、姜、鹽、味精等,做成餡餅,蒸熟或煎熟食用;山楂蘿卜排骨湯:山楂50克,白蘿卜150克,排骨100克,將排骨煮熟,再加入山楂、蘿卜同煮至熟即可;山藥餅:山藥200克,雞內金50克,共研細粉,加水做成同等大小的餅20個,烘熟,每次1個,每日2次。
孩子不思飲食或過飽傷食,也會造成消化不良,需要開胃消食。如,山楂粥:山楂30~40克,大米50-l00克,砂糖10克,將山楂入砂鍋煎取濃汁,去渣后加入大米、砂糖煮粥,可作為上下午點心,但不宜空腹食用;蜜餞山楂:山楂500克,蜂蜜250克,山楂去掉柄、核,洗凈后入鍋,加適量水煮熟,待水收干時加入蜂蜜,改用小火煎煮5~10分鐘,離火后,晾涼即可。飯前嚼食3~5枚可增進食欲。飯后嚼食3~5枚可幫助消化。
此外,我們還在飯中和上山藥末,燉山楂水讓孩子飲用。
采用以上策略后,孩子們的變化是明顯的,現(xiàn)在還不到吃飯時間就會聽到“抱怨”:“飯怎么還不來,我的肚子都咕咕叫了。”在期末孩子身高體重的測查中,數(shù)據(jù)的變化也說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