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3-27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好家長·幼教新天地 2014年03期
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雅周鎮(zhèn)中心幼兒園 汪海蓉
著名學者培根曾經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地追求好習慣。”的確,行為習慣就如我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著每一個人的行動。孩子的心田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種思想,就會有行為的收獲。作為孩子的培養(yǎng)者,教師和家長應該從何時、從哪些方面著手,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呢?
一、將行為習慣融入環(huán)境中
幼兒園的幼兒正處于前運算階段(2-7歲)。在該階段,兒童多是憑借表象進行思維,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因此,培養(yǎng)幼兒行為習慣要少用枯燥、乏味的思想教育,而是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幼兒園地勢開闊,環(huán)境優(yōu)美,我們充分利用了園內的一草一木,一墻一磚。在進園的草坪處,我們準備了愛護環(huán)境的溫馨提示:要讓花兒開起來,要讓天空藍起來,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等等。讓孩子們在每日的看、聽的過程中形成愛護環(huán)境的習慣。一樓的走廊是大班小朋友活動的地方,走廊里設置了《弟子規(guī)》的部分內容,讓孩子在不經意的誦讀中學會謹慎、尊師、尊長、重承諾、講衛(wèi)生等行為習慣。沿一樓樓梯上去,西樓梯的墻上是精選的適合小、中班幼兒的行為習慣提示,東樓梯是繪本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唯美的畫面,優(yōu)美的語言,讓孩子學會了感受愛、表現愛,用心的設置讓每面墻都成為會說話的墻,美觀且具有教育價值。
二、將行為習慣融入一日活動中
《綱要》指出:“堅持保教并重,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一日生活皆為對幼兒實施身心全面教育的良機,其間蘊涵著廣泛的教育資源,為幼兒提供了親歷、模仿、實踐和不斷修正自身行為的各種機會。因此,“寓教育于生活中”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以及各項活動之中,對幼兒階段的孩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我們通過調查、分析、總結出每班幼兒的行為習慣的主要問題,根據每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各班的《幼兒行為習慣培養(yǎng)計劃》。根據計劃制定相關的行為習慣課程,小班生活衛(wèi)生習慣、中班品德行為習慣、大班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作為各個年齡段的重點。如:故事《孔融讓梨》激發(fā)幼兒去模仿學習,培養(yǎng)謙讓的友好行為;詩歌《小弟和小貓》又讓孩子們知道,大家喜歡的是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好孩子,從而糾正不講衛(wèi)生的壞習慣;音樂課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培養(yǎng)了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讓那些孤僻的孩子在愉快、活潑的情景里受到陶冶,改變性格;常識課中,通過認識社會生活,了解成人勞動,教育幼兒尊敬成人,要愛護成人的勞動。
教學活動是培養(yǎng)幼兒良好性格的途徑,如何將教學內容和實際不脫節(jié),并將已懂得的道理轉化到實際行動中?因此,我園通過日常生活的行為細節(jié)、活動游戲等來不斷鞏固、強化孩子們所懂得的道理和形成的良好行為。如晨間接待時,堅持要求幼兒用禮貌用語;排隊時,要求幼兒遵守秩序;餐點時要愛惜糧食,養(yǎng)成不挑食的好習慣……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我園幼兒在行為習慣方面有了很明顯的進步,從最初的“要他怎樣做”轉變?yōu)楝F在的自發(fā)的“我要怎么做”。
三、將行為習慣帶進家庭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更離不開家庭的熏陶。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對孩子的生活照顧得是無微不至,給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幫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從不在孩子面前說一聲“不”。結果,使孩子養(yǎng)成了自私自利、凡事依賴性強的壞習慣。況且幼兒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斷發(fā)展變化,其行為習慣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兒園接受的行為模式,如果家長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棄之一旁。因此幼兒園的教育是離不開家庭的配合和補充的。為此我們運用家園對照法,具體措施如下:
1.設計家園行為習慣對照表。教師把對幼兒的要求告知家長,要求家長對照記錄幼兒在家的行為表現。
2.開辦家長學校。請一些在當地有一定知名度的專家、學者來園上課,分析利弊,尋找方法,轉變家長的教育觀。針對家長要求孩子多寫字、多學拼音的情況,我們進行了《幼兒上小學前的準備》、《幼兒園素質教育的內容和方法》等專題講座,讓學校與家庭形成良性循環(huán)發(fā)展。
3.召開家長會。把教師設計的教學方案和培養(yǎng)目標,向家長介紹,與家長商量,要求家長積極配合,并能協助教育。盡量不給幼兒看無益的、內容不健康的影視作品,并能以身作則。要求幼兒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講明目的,為了孩子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大多數家長都能積極配合。
4.設立家長開放日。讓家長親眼目睹幼兒在園的表現,這不僅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與其他幼兒之間的差距,同時也增強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的親近感。
5.親子活動。組織家長與幼兒一起進行活動,如:“六一”的親子活動——拔河比賽等。通過各種活動,拉近幼兒園與家庭、教師與家長的距離,使兩者有機地結合,形成教育合力,達到1+1>2的功效,共同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習慣。
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重在堅持。家長要在生活中堅持引導孩子,在各方面不斷地重復練習,要給幼兒練習的機會。教師應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支持和引導幼兒在幼兒園里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禮貌、交往、衛(wèi)生習慣。俗話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只有注重行為習慣的人,才有可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穩(wěn)步前行。用正確的方式方法來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幼兒成為一個快樂、自由、獨立、有毅力、有誠意、有創(chuàng)造力、沒有怯懦自卑心理的人。
(供稿:崔柳 校對:崔柳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