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1-15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溝通是維護家庭關(guān)系的一個重要橋梁。并且,在家庭教育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如果你與孩子難以溝通,又談何教育呢?因此,親子溝通,是家長們需要學(xué)習(xí)的課程之一。
禁忌一:以自我為中心
典型案例:
星期六,孩子的爸爸去杭州辦事,剛好孩子的姨媽在杭州住,孩子要求和爸爸一起去杭州,要看姨媽。我不同意,因為他爸爸是去辦事的,沒有時間陪他,我也沒有時間陪他去,他自己去我們也不放心。但是孩子還是任性的堅持要去,還馬上給姨媽打了一個電話,說要過去玩,讓姨媽過去接,怎么勸也堅持要去,實在是難以溝通。
案例分析:
這位媽媽認為孩子難以溝通,任性的原因是他不顧家長的勸阻要去北京,不停大人的話。其實,換個角度想想,在這件事情中真正任性。難以溝通的應(yīng)該是這位媽媽。因為,這位媽媽不同意孩子的去的理由是擔(dān)心孩子的安全問題,但是,孩子已經(jīng)解決了,讓姨媽去接他,已經(jīng)不存在安全問題了,可是媽媽還是不同意。所以,真正任性而難以溝通的,不正是這位媽媽嗎?
在生活中,類似這樣的例子很多,家長們習(xí)慣了以自我為中心來看待問題,解釋一切,沒有真正的去體諒孩子,卻認為孩子不明事理、任性而難以溝通。其實,他們的這種做法不是為了孩子好,而是在無形中壞破了孩子的健康發(fā)展,強化了孩子們的依賴性和無助感。
補救措施:
學(xué)會體諒——父母的以自我為中心,只會使溝通的管道通路堵塞。當(dāng)你指責(zé)孩子的能力差、不懂事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是因為孩子從小就沒有鍛煉機會,從小就生長在一個被安排、被管教的環(huán)境中,又有何能力可言呢?要學(xué)會體諒,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才能與孩子真正溝通。
改變觀點——“為什么現(xiàn)在的孩子那么難管教,父母的話不愛聽,總有自己的主意,說一句頂一句的……”也許你也曾經(jīng)這樣的抱怨過,那么,你需要改變自己的觀點了。孩子有了自己的主意,說明孩子正在逐漸的學(xué)會獨立生活,學(xué)會思考,學(xué)會選擇,這樣不僅能提高孩子管理自己的能力,也能讓他具備了面對問題的能力。
禁忌二:習(xí)慣先入為主
典型案例:
寒假到來,奇奇整天吵著要去外面玩,但是媽媽總是要求奇奇在家里面做作業(yè)。一天起床,奇奇跟媽媽說,覺得頭有點暈,想休息一下,媽媽還沒聽玩,生氣的說:“什么?你說頭暈?算了吧你,你不用說了,我早知道你那點小心眼!你不就是想出去玩嗎?不就是不愛學(xué)習(xí)嗎?不行!今天你就乖乖地給我呆在家里!不把我給你留的那20道題做完別想走出這個大門!”奇奇頓時覺得委屈,耍賴躺在床上,而媽媽則認為奇奇越來越不聽話,還會耍小心眼了,母子倆的關(guān)系一下子就鬧僵了。
案例分析:
不管如何,案例中的媽媽用這樣的話語對待孩子是顯然不對的。雖然孩子比較頑皮,不愿意呆在家做作業(yè),但是不代表孩子一定是裝病,有可能孩子真的不舒服。但是,這位媽媽沒有先弄清楚狀況就先入為主的認為這孩子在耍小心眼兒大發(fā)雷霆。受到如此委屈的孩子耍性就不做作業(yè)了,而媽媽則認為孩子確實是偷懶賴皮……沒有了解清楚就如此武斷,試想一下又還能如何溝通呢?
在生活中,這樣的案例也不在少數(shù),家長們總是習(xí)慣了先入為主,對孩子缺少尊重了理解,因為孩子的一點小錯誤,就總是負面的看待孩子,不相信孩子而武斷的評判。如此的專制蠻橫,親子溝通有如何能成功呢?
補救措施:
給予愛和理解——孩子雖小,但是也有自己的尊嚴(yán)和感受,不管是否犯錯,父母們都要用愛去包容孩子,理解孩子。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如果連父母都不試著去理解孩子,反而是一味的誤解和毀謗,這對孩子來說是多大的打擊啊!
拒絕“錯誤檔案”——不要因為孩子的一次犯錯就先入為主的給孩子建立“錯誤檔案”。“人孰無錯”,何況只是成長中的孩子,一次的錯誤不應(yīng)該被打上標(biāo)簽。孩子也有獨立的人格,我們應(yīng)該要信任與尊重他們。
禁忌三:情緒化處理問題
典型案例:
有一個男孩有著很壞的脾氣,于是他的父母就給他一袋子釘子,并告訴他,每當(dāng)她發(fā)脾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后院的囤籬上。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上了37顆釘子,慢慢地每天釘?shù)尼斪拥臄?shù)量在減少。他發(fā)現(xiàn)控制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來得容易些。終于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發(fā)脾氣,他告訴他的父親這件事,父親就告訴他,現(xiàn)在開始每當(dāng)能控制自己的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一天天的過去了,最后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于把所有的釘子都拔了出來了,父親拉著他的手來到后院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囤籬上的洞,這些囤籬將永遠不能恢復(fù)成從前的模樣。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將向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
案例解析:
這個案例中的父親,很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也懂得如何巧妙的讓孩子學(xué)會控制情緒。他讓孩子通過釘釘子與拔釘子這個過程來學(xué)會慢慢的控制自己的脾氣與情緒,也借用了囤籬上釘子的疤痕來讓孩子懂的控制自己情緒的重要性。因為,有些情緒化的話語,一旦說出就收不回來,會像釘子一樣,在人的心理留下疤痕。
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的父母,卻不懂的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再教育孩子的時候,經(jīng)常帶著情緒處理問題。殊不知,這樣不僅不能夠解決問題,也會對親子溝通造成了很大的障礙,還會把這種不好習(xí)性帶給孩子,使孩子更加的情緒化,更加的難以溝通。
補救措施:
學(xué)會控制情緒——許多樂觀快樂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往往是比較懂得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及疏導(dǎo)孩子的情緒的。學(xué)會控制情緒,有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長。要知道,當(dāng)你因為不能容忍孩子的錯誤而對他大發(fā)雷霆,惡言相向的時候,這對孩子們造成的傷害與籬笆上的洞有什么不同呢?
寬容看待孩子——寬容的看待孩子,看待孩子的錯誤,不要因為一些無法釋懷的堅持而對孩子造成深深的傷害。對孩子寬容,相信你一定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禁忌四:常常敷衍了事
典型案例:
小薇放學(xué)回來,對爸爸說:學(xué)校讓我們了解父母小時候的事情,寫一篇作文。你和我說和你小時候的事情好嗎?”爸爸一邊看報紙一邊漫不經(jīng)心地說:“問你媽去,沒看我忙著嗎?”孩子滿肚子委屈地去找媽媽去了。媽媽說:“去找你爸去,沒看見我在做飯嗎?”
案例分析:
這個案例中的家長對孩子的事情非常的缺乏誠意,孩子一心想了解父母的事情,父母卻因為工作的事情而敷衍了事,甚至嫌棄孩子煩。如此的態(tài)度,怎能讓孩子不受挫呢?相信孩子以后也不愿意與父母們溝通分享了。
許多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存在沒有城市、敷衍了事的態(tài)度。試想一下,這樣的態(tài)度,孩子以后還如何與你交流與溝通呢?你沒有對孩子的事情給予足夠的重視,孩子又如何相信你,對你敞開心扉呢?長此以往只會造成親子間的疏離。
補救措施:
要說到做到——“乖乖聽話,媽媽給你買糖吃”、“等你考100分,爸爸給你買小汽車”、“等有空帶你去動物園玩”……這些話父母們總是掛在嘴邊哄騙自己的孩子,但是,要知道,對于你這些隨口的承諾,孩子們可是十分重視的。如果你沒能兌現(xiàn),經(jīng)常說話不算話,那么孩子在經(jīng)常“受騙”之后,可能會形成一種對別人充滿戒備、騙別人心安理得的心理。因此,家長們一定要說到做到,在你要求孩子說話算話的時候,你自己必須首先做到,千萬不能敷衍了事。
別敷衍了事——有的父母反應(yīng),孩子們的問題確實是千奇百怪讓人難以回答。其實,對于一些比較難以解釋或者尷尬的現(xiàn)象,家長們可以試著用一些孩子比較常見,比較容易理解的事物來比較,讓孩子理解。如果實在難以比較,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去探索,決不能沒有誠意的敷衍孩子。
禁區(qū)五:使用強硬口氣
典型案例:
叫孩子起床時:“這么大了,每天睡得像死豬一樣,總要人叫,難道你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你遲到了我可不管!”
孩子堅持要買某件物品時:“你以為要什么就有什么,父母親又不是開銀行的,哪有那么多錢?”
孩子私自出外時:“別把家里當(dāng)旅館,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沒有一點規(guī)矩。”
孩子頂嘴時:“你的意見和我們做父母的不一樣,我們可以再討論。”而不是:“你的翅膀硬了,居然和父母頂嘴了,目無尊長,到底誰是老子?”
孩子不想做功課時:“你不想做功課?為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是不是不會做?要不要我?guī)椭?”不應(yīng)說:“整天想著玩,將來能有什么出息!”
案例分析:
這些話語,你是不是也有跟你的孩子說過呢?如此強硬的語氣,只會讓孩子們感到反感而疏離你,甚者更加叛逆,對于親子溝通是百害而無一利!其實,同樣的意思,換一種表達方式,能更容易讓孩子們接納。
在望子成龍的驅(qū)使下,父母們一方面對孩子充滿了愛,一方面又不斷的用自己強制的作風(fēng)去要求孩子,傷害孩子,自己卻渾然不知。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最直接也是最有影響力的手段,父母的習(xí)慣用語、說話語氣都會影響到與孩子的溝通。因此,廣大的家長們切忌用命令、諷刺、挖苦之類的強硬語言去傷害孩子。
補救措施:
拒絕威嚇恐嚇——要想在孩子面前建立自己的威信,靠威嚇恐嚇顯然是行不通的。威嚇恐嚇的結(jié)果只能讓孩子們在表面上聽從你,但是內(nèi)心深處是不認同的,甚至?xí)a(chǎn)生反抗的叛逆心理。
履行責(zé)任義務(wù)——想要在孩子們面前建立威信,你應(yīng)該做的是盡心盡力的履行你對于孩子的義務(wù)與責(zé)任,那么,在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中,就會逐漸的建立父母的威信與地位。因此,要想讓孩子信服你,你就要做好當(dāng)父母的榜樣,而不是通過威嚇恐嚇。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