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4-05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創(chuàng)造是幼兒對音樂了解程度的一種回饋。欣賞音樂能夠成為激發(fā)靈感的源泉,啟發(fā)意向和感受。當幼兒在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時,就會把內(nèi)化的音樂欣賞經(jīng)驗,通過創(chuàng)意的方式釋放出來,他們在豐富、熟練而有深度的創(chuàng)作中,享受了更大的樂趣。幼兒借此機會,付出熱情的自我表達,就象一名演奏者、作曲家或指揮家一樣,令人著迷感動。
教師應該知道幼兒的音樂經(jīng)驗越是豐富,對于創(chuàng)造越是大膽成熟。
對于比較小的幼兒,應當強調(diào)創(chuàng)意的價值,讓他們做“即興曲”;
稍微大一些的幼兒,可以讓他們嘗試在現(xiàn)有的音樂中作些改變,可以填詞也可以改編;
對于更大的幼兒,可以加入其它的藝術活動并創(chuàng)造自己的音樂。
歌唱即興曲
幼兒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幼兒有時會自言自語隨意哼唱,聽不出是什么調(diào),什么節(jié)奏,什么詞,其實這種哼唱也是一種即興創(chuàng)作。而且幼兒喜歡聽自己的聲音,也非常喜歡模仿、回應各種聲音。所以教師應該給幼兒大量的適合欣賞的音樂,然后給幼兒機會對各種音樂做自由哼唱式的回答。
歌唱的對話
幼兒用欣賞到的曲調(diào)或者任意即興的曲調(diào)發(fā)問,幼兒在回答時也可以用任意曲調(diào),即使是近似旋律的說話也應允許。幼兒也可以用同音反復發(fā)問,幼兒用同音反復回答。
誰想拍皮球?我想拍皮球。
誰想唱支歌?我想唱支歌。
(家)小寶貝穿好鞋,去鍛煉。(孩)媽媽,我穿好了。
(家)小寶貝穿好鞋,去鍛煉。(孩)爸爸,我穿好了。
邊唱邊舞
幼兒的哼唱往往和舞蹈分不開,他們更愿意用身體和動作表現(xiàn)所欣賞的音樂。幼兒應該為幼兒選擇好相應的生動有趣的反應形式。
比如:
歌曲《閃爍的小星星》,在每個樂句的第一拍做一個表現(xiàn)小星星閃爍光芒的動作;
歌曲《我是一只小青蛙》,在每個樂句的最后一拍做一個表現(xiàn)小青蛙跳躍、歌唱或打鼓的動作。
即興演奏
有的幼兒一拿到樂器,就開始隨音樂敲起來,特別認真,特別陶醉。有的幼兒從高音到低音,再從低音到高音,從黑鍵到白鍵,再從白鍵到黑鍵,每次彈的都不一樣,還有的停頓,強弱,長音,短音。這會讓我們恍然大悟,這不就是一種即興創(chuàng)作嗎?盡管幼兒的音樂經(jīng)驗有限,很難聽出“即興曲”的旋律和節(jié)奏,但這樣的創(chuàng)造萌芽是不能被抹殺的。我們可以給幼兒一些自由彈奏的機會,讓幼兒自由發(fā)揮,享受創(chuàng)作的樂趣。
畫音樂
拿一本有樂譜(五線譜)的曲子,把符頭用線畫起來,畫完后會看到一條音樂曲線,這就是旋律的走向與起伏,再聽一聽和我們的聽覺能不能聯(lián)系起來。
聽一首樂曲,讓幼兒自由地“畫音樂”。音樂要選擇比較形象的,而且幼兒要給幼兒簡單的提示。比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彼得與狼》、《動物狂歡節(jié)》等等。比如:幼兒先后播放《動物狂歡節(jié)》中《獅王進行曲》、《水族館》、《公雞和母雞》,先不告訴幼兒樂曲的名稱,要幼兒畫出音樂描述的是什么。然后再告訴他樂曲的名字是什么。
教師可以向幼兒提供美術或者文學作品,讓他用自由歌唱的方式來講述他們看到的、想到的事或心情。在這種活動中,不要對幼兒的缺點進行評論,要給他提出一些建議或提供一些便于掌握的方法。如果幼兒有些膽怯,幼兒應鼓勵他們大膽地演唱,并要以熱情的態(tài)度承認他們的努力。
小小作曲家
這種方法是讓幼兒連續(xù)復習幾首熟悉的僅由 do ,re ,mi 三個音構成的歌曲,再教會幼兒用唱名來唱這些曲調(diào),最后給幼兒一個簡單的詞:“小蝌蚪、小蝌蚪,我們多么喜歡你。”然后,讓幼兒用do ,re ,mi 三個音為這首詞編個曲調(diào)。
還可以讓幼兒說一種兩個字的動物名字。比如老虎、大象、海豚等等,用一種節(jié)奏說出來,同時拍手。再讓幼兒說出三個字的動物名字。比如啄木鳥、丹頂鶴、長頸鹿等等。幼兒用一種節(jié)奏把這個動物名字說出來。再讓幼兒說出四個字的動物名字。比如非洲大象、七星瓢蟲等等。幼兒用一種節(jié)奏把這個動物名字說出來。
這樣,幼兒就獲得了歌詞:老虎,老虎;丹頂鶴、丹頂鶴;七星瓢蟲,七星瓢蟲。然后,教師可以讓幼兒從七個音里任選兩個音符,作為老虎的曲調(diào);選三個音符作為丹頂鶴的曲調(diào);選四個音符作為七星瓢蟲的曲調(diào)。比如:
讓幼兒唱一唱,幼兒會很有成就感的。另外,動物的名字可以換成食品名字、玩具名字等等。比如香蕉、花生米、變形金剛等等。名字的前后面還可以加形容詞、動詞、地點等等擴大成一句話,幼兒可以把七個音符變換組合各種音調(diào),不同的曲子就作出來了。
大部分的音樂,是由聲音、樂器或兩者兼具者作曲而成的。作曲家利用熟悉的音樂基本元素,組合成一種創(chuàng)新有趣的聲音形式,讓人聆聽欣賞。無論是教師或剛剛出生的嬰兒,都擁有一套自我的方式和方法,吸收與回應音樂。教師應該讓幼兒可以隨時在教室內(nèi)的任何地方唱歌舞蹈,進行力所能及的音樂活動。當幼兒逐漸長大以后,教師可以協(xié)助他們嘗試自己動手、動腦創(chuàng)造自己的音樂。
(校對:張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