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6-06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你有沒有覺得小時候跟寶寶溝通是這樣的!多么溫馨的場景母慈子笑的!
而現(xiàn)在卻是這樣的!(炎熱的夏日,真想給自己唱一首涼涼降火氣!)
這不是我想要的孩子呀,很多父母唉聲嘆氣道!
這也是許多父母在與孩子的相處中產(chǎn)生困惑?孩子不愿意對自己打開心扉,總是問一句答一句,或是溝通的時候避耳不聽,左顧而言他,無論學習上還是生活上發(fā)生的許多事都不愿意分享,那么為什么會這樣呢?今天也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
堂姐的兒子小寶在旁人眼里,是一個乖乖兒,挺聽話的小男孩。只要是堂姐不愿意的,哪怕是歡樂的事情小寶都不會去碰.
有一次我和堂姐帶小寶出去玩,逛街的時候小寶看到肯德基了,他說“媽媽我想吃”堂姐很生氣的說“不能吃那是垃圾食品”,小寶沒有說話了,一直呆呆的望著,他也“嗯”了一聲,我們繼續(xù)逛著,到了游戲城,知道小寶特別愛玩游戲,我問小寶要不要去玩下,他瞬間回應了,剛拉著小寶上扶梯,沒想到堂姐又阻止了,說“游戲會耽誤孩子,讓他沒心思學習”。我覺得出來玩,讓他放松一下也好,學業(yè)那么重,每天有上不完的課程。
后面帶我們逛的是兒童書店,附近的拼音,奧數(shù)培訓班,晚上堂姐去做飯了,我跟小寶在大廳休息,聊著天,覺得平時看起來很沉默的小寶其實也是個愛說的孩子,“今天過得開心嗎”,他說“不開心”,“ 為什么你媽媽說什么你都聽呢,從來不反對”,“ 不想媽媽生氣”。
那一刻我不知道是心疼還是欣慰,各種滋味涌上心頭,也許我心疼的是一個只有7歲的孩子對父母唯命是從,從來不會反駁父母,只為了讓家長不生氣,即使自己不開心,也不愿意吐露自己的心聲,慢慢變得沉默寡言,不說話,只會“嗯”一聲。
后面吃完飯的時候,堂姐和我聊育兒經(jīng),說小寶雖然懂事,就是不怎么愛說話,也很少跟她分享學校里面的事情,也許長大了就會開朗了,而我的心卻五味雜陳.......也許她還不知道,孩子正在慢慢遠離她,如果一直這樣強硬的要求孩子,一直對他說“不”,也不考慮他的感受,表面看似的平和懂事,總有一天孩子會爆發(fā)的!
而這樣的小寶是不是也存在你們的孩子當中呢?
也許我們當了太久的大人,早已忘了當孩子是什么感覺,故而在家庭教育總會出現(xiàn)以下的行為,把孩子壓得喘不過氣來,有的沉默以對有的則是消極抵抗。
1
貶低式答復不會建立家長的權威感
很多家長在和孩子溝通時最先做的是貶低孩子:隨意批評孩子的選擇,給予的是不信任的態(tài)度,打擊孩子的積極性,例如孩子對某個事物興趣,家長總會加以阻止,對學習毫無幫助的興趣愛好通通不允許擁有,間接扼殺了孩子的天性,故而孩子想要表達總會欲言又止。
2
過于嚴格的家教方式,孩子只會消極應對
嚴格的家教方式會使孩子因迫于父母的威力而表面順從,親子之間心理距離較大,孩子在父母面前沉很少說真心話,要么表里不一,要么消極抵抗。
3
父母單項溝通,會使孩子更沉默
溝通的前提是“傾聽和雙向”,許多家長習慣于“說教”,忽略了孩子內(nèi)心的想法, 許多父母依舊對孩子采用單項的教育方式,使孩子處于不平等的地位,父母以一種高高在上,很有優(yōu)越感的姿態(tài),由上而下的進行著溝通。而且向來是他們說了孩子必須聽,如果孩子不聽,他們就開始憤怒,憤怒不管用的時候就開始武力鎮(zhèn)壓。當父母一味的堅持自己的想法,而不肯聽孩子內(nèi)心的聲音的時候,孩子只能逃離家庭,在不了解的基礎之上的教育是無力的。
4
孩子的價值觀沒有市場,得不到父母的認同。
???????
人都知道我要是想和別人關系好,我首先應該研究一下他的喜好是什么,然后說他感興趣的話題,怎么到了自己孩子這邊就恰恰相反了呢?
一味的自己對什么感興趣就對孩子談什么,還不許孩子有自己的意見!他愛吃肯德基,給他吃點,不喜歡上枯燥的拼音培訓班,他愛玩游戲,我們也可以換種他接受的方式,能在游戲上面學習拼音的軟件,比如兔小貝拼音,能邊玩邊學習拼音。接受孩子的想法,觀點,從談話的細節(jié)中找尋積極的東西帶入到孩子身上,孩子自然就愿意和我們交談了。
溝通的目的在于孩子愿意告訴你真實的想法,也能理解大人的想法,希望更多家長能給孩子一個說話的機會,接納他的意見,盡可能的理解孩子的情緒和思維。如果接受不了孩子的觀點,也不要隨意評價,保持尊重是溝通的基礎.
家長們想要和孩子有好的溝通,我們需要先從家長的主席臺上走下來,和孩子處于一個水平線上,甚至對于更小的孩子,我們需要蹲下身來,當我們跟孩子視線平等之后,以一種尊重的心態(tài)去跟孩子溝通。這樣才不會失去孩子的心哦,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