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1-01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01
我一朋友家有個小孩,特別有意思。那孩子在人面前從來不哭,有時候實在想哭,她就自己跑到墻角,或者找塊毛巾把臉捂得死死地,才開始哭。而且哭起來,即便再難過再委屈,她也從來沒有嚎啕,只會安靜地流淚。
我很好奇,孩子小小年紀,怎么那么懂事,后來就問了我朋友。她告訴我,那孩子以前也是個愛哭鬼,一哭起來就沒完沒了,躺在地上拉都拉不起來。后來,只要孩子一胡鬧,她就把孩子關到房間里,讓她一個人反思。我困惑那樣子會不會對孩子影響不好,她告訴我其實每次剛把她關進去沒兩分鐘,孩子就敲門,噘著嘴說自己不哭了。慢慢地,就沒那么任性了。
其實,我那位朋友是個單親媽媽,她對孩子的嚴苛,就是她對自己的要求。她當初離婚后,一個人帶著孩子打拼事業(yè),經歷了各種大風大浪,但她很要強,從來沒有向任何人訴過苦。人們喜歡用“母慫慫一窩”來形容母親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而如今,這孩子身上的氣質,教養(yǎng),甚至要強的性格都與她一模一樣。
02
就在前兩天吃飯的時候,隔壁桌坐著兩個年輕媽媽,一人身邊圍著一個孩子。過了一會,倆孩子坐不住了,開始在桌子底下調皮,還拿起桌子上的餐巾紙,揉成一團到處扔。但是那兩位孩子媽,沒有一個人對孩子提出制止。
又過了一會,我聽到哐啷一聲,轉過身去發(fā)現,是一個孩子把別人的杯子撞地上了。那孩子的媽,迅速地跑過去,摟住自己的孩子,上下打量,問他疼不疼,有沒有傷著哪里?孩子搖搖頭。這時被撞倒杯子的顧客發(fā)了句牢騷,你不能管管你家孩子?把我衣服都弄濕了。
令所有驚訝地是,孩子的媽媽竟然蠻橫的說了句,你這人什么素質啊?孩子小不懂事,你個大人跟他較什么真,大不了賠你一件衣服,嚷什么嚷。
這事情的發(fā)生難道只是因為孩子不懂事?當他在桌前不安騷動的時候,就應該有人告訴他,吃飯要安安靜靜;當他在過道里玩耍調皮的時候,就應該有人制止她,公眾場合別搗蛋,小心撞到別人;當他撞到別人的時候,就應該有人告訴他,要和別人說對不起。
說是孩子的一時疏忽,其實表現得是父母的教養(yǎng)缺失。
03
還有一次,我在書店買書的時候,遇到了一對父子。那個父親,自己捧著一本金庸小說,讀得津津有味。孩子就一個人在書架旁邊玩耍,他父親親眼看著那個孩子把書架上的書,弄的亂七八糟,竟然說了句,就在那里玩,別亂跑。書店的管理人員見況后,走過去告訴那個孩子,書架上的書不可以亂動,那個孩子呆呆的看著管理人員,點了下頭。倒是真的安靜了不少。
大概過了半個小時,那個父親放下手中的書,卻發(fā)現兒子不在身旁。大喊了幾聲孩子的名字,這時候那小孩從其他書架后面跑了過來。那位父親牽著孩子的手,不停訓斥他不聽話,到處亂跑。
英國的藝術家波伊斯在《文化的意義》一文中曾經說道:“任何人,不論多么博學,只要他的學問和他的生活之間還存在著一段尚可估量的距離,就都稱不上是有教養(yǎng)的人。”的確,有些教養(yǎng)不是讀書就可以擁有,甚至不是有了年歲,就可以增加,那位父親默許孩子犯得錯,其實是自己無視了教養(yǎng)。
很多人喜歡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喜歡推脫在事情小,孩子淘氣上。卻不知道一個小事反復進行,就會培養(yǎng)成為一個習慣,而一個習慣日久天長,就會成為人的品質。而孩子小,正是人性最容易被塑造也是最容易被誤導的時候。
其實,孩子教養(yǎng)上的缺失,從父輩就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