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天舒 來源:中國人民大學幼兒園
我園引入共情陪伴課程的初衷是促進幼兒心理社會能力的發(fā)展,完善園所社會領域課程體系。一段時間的課程實踐后,我們通過保教評價、個別訪談、家長意見反饋等多種途徑得到了同一個結論,即共情陪伴課程的實踐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具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下面從“專業(yè)理念與師德、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能力”三方面分析共情陪伴課程實踐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具體體現(xiàn)。
讓共情的意識植根心田
其一,在共情理論引導下生成專業(yè)理念
教師的專業(yè)理念是專業(yè)發(fā)展的基礎,也正因為是基礎、根基,所以才最不易轉變。在共情課程實踐過程中,教師最大的轉變是由關注幼兒行為、習慣養(yǎng)成、能力發(fā)展,轉為更多關注幼兒行為背后的原因、需求、情緒情感等。我們意識到“共情”是教師更好地感受、理解、支持孩子的途徑,是教師專業(yè)理念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學期初,大班新轉入一名幼兒,短短幾天就讓教師“頭痛不已”。每次教學活動時,他都會一直搶答,甚至在吃飯時也說個不停。教師嘗試過共同制訂規(guī)則、對他的傾聽或等待行為予以鼓勵等,但效果甚微。在共情理念的指引下,我們開始停下一心矯正行為的步伐,深度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需要。幾天的觀察后教師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在沒有教師在場、或教師不處于主導位置時,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合作、協(xié)商、傾聽等能力與品質都有所體現(xiàn)。與此同時,教師在和孩子媽媽溝通后得知,他在家時也會經常故意很大聲地干擾媽媽與他人通話……原來,他的“不配合”“小調皮”都只是針對成人。我們意識到,他這樣做的原因很可能是在尋求成人的關注。在接下來的幾天我們調整了觀察的對象,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的媽媽每天送孩子的時候行色匆忙,甚至連一句“寶貝再見”都來不及跟孩子說。教師也反思到,這個孩子總是搶著回答問題,有時老師為了給其他孩子機會,會下意識地不叫他。家長和教師這些不經意的行為,傳達給孩子的信息就是“我沒有時間陪你”“我不愿意和你玩或溝通”,這一定讓孩子非常挫敗。
意識到這點,教師與家長溝通,提出了“有效陪伴、積極回應”的應對策略,孩子媽媽會表達“我很想你”“媽媽太開心能和你一起做游戲了”,而教師也會在他搶答的時候告訴他“我看到你有了想法非常開心,我相信你很愿意陪我一起等待其他小朋友的答案”。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孩子的“調皮”一下子少了很多,他更愿意配合成人參與活動。這個轉變引發(fā)教師深思:我們以往絞盡腦汁尋找矯正幼兒行為的辦法,遠遠沒有滿足幼兒行為背后的需要更有意義更重要。
其二,在共情策略中感悟師德
科學適宜的兒童觀、教育觀是良好師德素養(yǎng)的基礎,共情課程引導教師從心理社會能力的角度重新認識孩子,也給教師提供了感受、理解孩子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小班教師能夠換位思考,真切感受幼兒的分離焦慮,一句“我知道你現(xiàn)在很難過,是因為你想和爸爸媽媽在一起”,遠比單純的擁抱、或者哄騙孩子說“媽媽很快就來了”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愛、被理解,即“在懂孩子的基礎上愛孩子”;中班教師能夠感同身受,轉變對“告狀”的理解,一句“你現(xiàn)在感到很生氣,不是因為你不喜歡和她一起玩,而是不喜歡用現(xiàn)在的辦法玩”,讓孩子瞬間平和下來,又能更好地覺察自身的情緒,即“解決糾紛不如傳授交往方法”;大班教師能夠設身處地感受孩子對于實現(xiàn)自我價值感的渴望,能夠給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間,從朋友的角度提出建議,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與被需要,即“學會放手”。
以往談到師德,教師首先會提到“愛”,但怎樣愛、孩子感受到的愛又是怎樣的呢?如今,我們的教師會用共情的語言回答這個問題,即“設身處地、感同身受、換位思考”。在這樣的感悟中,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模式更加多元,師幼關系不再是簡單的“師一幼”,教師真正成為了促進孩子發(fā)展的重要他人。
用共情的理念構建專業(yè)
對我園教師專業(yè)知識體系的調查顯示,相比幼兒能力發(fā)展特點,教師對于幼兒心理發(fā)展、情感需要、學習品質等方面的認識不夠全面。我園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幫助教師更加科學地構建社會領域專業(yè)知識體系:一是借助心理學專家、課題組教研員等專業(yè)人士幫助教師梳理幼兒心理社會能力的核心經驗;二是依托園本教研,從橫向總結年齡特點、縱向比較發(fā)展脈絡的角度出發(fā),加深教師對幼兒心理社會能力發(fā)展特點的理解。
比如,一次教學觀摩中,中班組教師選定的研修展示活動的主題是“自己也能解決問題”。在研討中,大班教師提出,“與同伴發(fā)生沖突時能夠協(xié)商解決”是《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對5~6歲幼兒發(fā)展水平的要求,中班上學期進行這樣的活動,是否算超前?能有多少幼兒、在多大程度上達到目標?這樣的問題拋出后,大家陷入沉思。帶著疑問,老師回到班級觀察本年齡段幼兒在自我解決問題方面的行為表現(xiàn)。在隨后的研討中,共情陪伴項目組專家引導教師跳出對行為、能力培養(yǎng)結果的討論,轉而從幼兒心理社會能力發(fā)展的角度來分析。教師意識到,中班幼兒通過嘗試自己解決問題,獲得的是對自身能力的認同,自我認同感會顯著提升;大班幼兒在解決自己的問題以及運用多種方法解決他人問題時,收獲的將是價值感與歸屬感;小班幼兒則是學會在遇到問題后求助他人。結合自己的觀察,教師意識到,不同年齡段對于自尊自信的培養(yǎng)目標是不同的,同樣的事情在不同年齡段的意義也不同,我們要更加注重行為背后的心理社會能力發(fā)展需要。
借共情的方法改變行為
其一,教育活動的計劃與實施——由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
在實施共情陪伴課程初期,我園教師嚴格按照給定的教學活動計劃開展教學活動,這加深了教師對共情課程的理解和實踐能力,但也產生了新的問題:課程的實施忽視了與幼兒心理社會能力發(fā)展現(xiàn)狀的結合。教研中,大家共同提出了根據本班幼兒現(xiàn)狀對教案進行適當調整的要求,并重點從教師有效提問、體驗式游戲的情境設計兩方面進行實踐研究。通過實踐研究,我園教師對于在共情課程實踐中的有效提問得出了兩個策略,一是要關注幼兒情緒體驗,以啟發(fā)式提問鼓勵幼兒進行充分的情緒表達;二是在共情活動中,明確以心理社會能力發(fā)展為主線的目標意識,精簡提問。
我們也經歷了低谷,即教師急于求成,寄希望于對共情課程的實踐能一步到位,因此多次在教研活動中提出要“提問模板”的要求,這種情緒甚至挫傷了教師的實踐熱情。我們嘗試運用共情的方法與教師溝通,首先理解并認同教師想要做好共情活動的愿望,隨后,深入分析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需求,認為教師的真正需求是對共情目標的準確把握而非簡單的“問題模板”。基于此,我們將教研專題調整到提問的有效性方面。這種共情教師的做法非常有效,我們也在教師需求與課程實施中找到了平衡點。
其二,反思與發(fā)展——由行動派到研究派
為了提高共情課程的實施效果,我園以“促進幼兒心理健康與社會情感能力的集體教學策略”為題,組織開展了園本教研,教師對自身教學特點、共情實施的策略進行了審視與反思,圍繞自身性格特點與班級幼兒心理社會能力的發(fā)展水平,從營造和諧愉悅的班級氛圍、與幼兒建立更親密的師幼關系、觀察分析不同幼兒在游戲中的情緒與需要等不同角度入手,探尋最適宜的教學模式。
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園一位性格較內斂的骨干教師,在課程實施1個月后,專門找到我們“哭訴”,認為自己的性格不適合做共情課程,但作為骨干教師,她不甘人后,壓力非常大。正巧她的班上有一位入園適應偏慢的幼兒,我建議她以這名幼兒為切入點,觀察分析他的情感需要,并給予適時的引導與幫助。她帶著疑惑離開。一個月后,讓我驚訝的事情發(fā)生了,一是那個孩子的分離焦慮得到了極大的緩解,并表現(xiàn)出了想要與人親近、交往的傾向;二是那位骨干教師,她拿出了一個記錄本,里面是每天用簡短的話語記錄的那名幼兒的成長變化,同時也記錄著教師的心路歷程,從最初的緊張、焦慮,到在疑惑中嘗試,到初嘗共情的喜悅……
共情陪伴課程的實踐剛剛起步,我園將會堅持行動研究的思路,不斷反思調整實踐,追求教師專業(yè)能力的提升,最終實現(xiàn)發(fā)展幼兒心理社會能力的核心目標。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