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相信很多家長會帶著孩子一起出去旅行。他們期許,旅途中讓孩子遇見各種各樣的生活,體驗生命的美好與艱辛,從而改變孩子的人生。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我們平時所看見的,更多是走馬觀花式的親子游。這樣的旅行,除了身體的疲憊和人云亦云的感受,真的能讓孩子產生對生活、對生命的觀察和思考嗎?
1
以“長見識”的名義綁架了家庭
經濟水平的提高,讓孩子全面發(fā)展的渴望,讓兒童旅行變成熱門,各種“去哪兒”火爆,各種驢啊、牛啊的層出不窮,從每個周末的公園游,到五一、十一的國內游,再到寒暑假的境外游學、夏令營,旅行費用,已經繼擇校費用、興趣班費用之后,位列第三大教育花錢殺手。
在“長見識”的背后暗流涌動的是消費層次的較量:
你帶不帶孩子出去玩?
你帶到哪里去玩?
你們住什么酒店?
孩子的玩伴都去過哪里?
你們買什么禮物回來給老師同學?
這一個假期的出行,在孩子的作文里怎么被描述?
放假前后,在媽媽們接孩子放學的聚點,在辦公室有孩子的父母中午吃飯的時候,在你跟鄰居家長碰面的寒暄里,聊得都是“放假你們去哪啊”,這一句話背后,體現(xiàn)的不是你的教育觀念,而是你有錢有閑嗎?你玩得起嗎?
不管你是真心想帶孩子出去“長見識”,還是比較心作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管你的經濟實力如何,你都被卷入這陣風中,不能不去,也不得明辨。
2
見到了,不等于長了見識
城市化生活帶來了玩伴匱乏、自然接觸匱乏,電子設備和大型游樂場泛濫,為彌補這一缺失,我們選擇帶孩子出行。
可是我們帶孩子去香港、去韓國,去馬爾代夫,去歐美,現(xiàn)在還推出了最適合帶孩子去的十家度假酒店……,這些量身定做的高大上旅行,只是把孩子從你家門口商場里的小游樂場,帶到了一個更大的游樂場,從一個城市的海洋公園,帶到另一個城市的動物園、海洋公園……
“見到沒見過的”和“長了見識”不能劃等號,昂貴的投入,帶來的并不是與之相等的見識增長,“孟母三遷”為的是讓孩子在“好環(huán)境”中得到熏陶,到現(xiàn)代卻逐步演變成對“物質繁榮”的噓唏感嘆。
在這些更豪華,更現(xiàn)代的環(huán)境中,得到的多是享樂與消費,如果我們一味強調旅行,而不去審視什么樣的旅行,最后結果就是,大家拿錢給航空公司和旅游公司做貢獻。
為享樂而去的旅行,不如不去!
也許你會說,我?guī)Ш⒆尤サ亩际菓敉?,不是高級場所,那么下面一段是說給你聽的。
3
把人生體驗還給孩子
“在旅途中,看到各種各樣的生活,思考別人為什么活,自己應該怎么去活,旅途所見與內心所遇結合起來,明亮了眼眸,充盈了精神,體驗了生命,改變了人生”,這是有些人所謂旅行的意義,這其中更多是想當然的“我認為”和“我以為”。
小孩子,尤其是學齡前兒童,不管她到哪,她最想去的還是游樂場玩,那么多名勝古跡她不在乎,不感興趣,于是大人硬要她看,還硬要她看出點什么,實在可恨可笑。
一個孩子,也許樂意對著馬路牙子發(fā)呆一上午,而不在意是中國的馬路牙子還是外國的,這是她發(fā)自內心的探索過程。
孩子到底能從中看到什么,我們無從得知,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她看到的,肯定跟大人看到的不一樣,所以,所有大人以為的旅行目的,從頭到尾都是錯的。
回想自己的成長經歷,當你真正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思考“我為什么存在”的時候,你才對自己和別人要“怎么活著”感興趣,才有探索的欲望,甚至有人到了成年,不也是渾渾愕愕無目的的活著。
那些孩子十幾歲要跟同齡人結伴而行的地方,為什么你非要在他小時候就帶著他去呢?等到他大了,想要自己探索這個世界的時候,看到你們曾經在各個景點照的照片,你覺得他還有興趣再去一次嗎?
很多時候,我們帶孩子轉遍全世界的結果,不是讓他對這個世界有新的“認識”,只是他被迫在你的安排下,完成了家長的夙愿。
沒有一個孩子喜歡這樣的旅行,是的,兒童不要這樣的旅行。
這跟你讓他去學鋼琴,讓他考好成績有什么不同的高級之處嗎?行萬里路長見識,長了見識以后呢,為了孩子的競爭力更強,然后找個好工作,有一個你認為意義上的好生活,這與孩子的幸福有一毛錢關系嗎?
當今的教育,就像這發(fā)瘋的兒童旅行一樣,以“為孩子好”的名義不及思索的用一件錯事去彌補另一件錯事。
沒有欲望去探索的旅行,不如不去!
4
旅行對孩子的意義取決旅行對父母的意義
我們希望孩子讀萬卷書,也能行萬里路。至于他長大以后,是不是閉關狹隘,取決于你對旅行的興趣和行動。我們帶著孩子出去,全是圍著孩子轉,不停地告訴孩子看,你從中看到了嗎?
這就跟興趣班是一樣的,一個沒有業(yè)余愛好的家長,培養(yǎng)不出有藝術情趣的孩子,孩子學的是父母,你先去行萬里路,注意,不是為了帶孩子出去才行萬里路,而是因為你自己對旅行感興趣。你能做到嗎?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被裝到籠子,帶到野生動物園的經歷,籠子外那些悠閑的動物,是如何看我們呢?
其實,很多旅行無處不在牢籠之中,我們經常自欺欺人的為旅行而旅行,你真的從中體會到了你講的那些意義嗎?
對旅行沒有熱愛的父母,不要帶孩子去!
5
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不在酒店和景點里
不管走到哪,我們住的是標準化的酒店,看得是大門票套著小門票的景點,甚至吃喝,都是在各地都有的連鎖快餐店里解決。難道在名勝古跡照了相,就算是旅行嗎?
等我們離開的那一刻,我們于這個新的城市,這個城市的生活,還是一片陌生,或者說是根本沒有過融入和接觸。
簡單的參觀游覽,拿回來的一堆照片,那不是真正的旅行。
你一定要在某個地方居住一段時間,才能體會當?shù)厝说纳詈惋L土人情。走馬觀花式的旅游,除了身體的疲憊和人云亦云的感受,哪里會有對生活、對生命的觀察和思考?
如果你能在假期跟某個家庭互換,讓孩子坐上當?shù)氐墓卉嚕ギ數(shù)氐募?,你有足夠的時間,讓孩子去村里那條小河湯水,讓她坐在門口的老樹下打盹,讓她交到幾個當?shù)氐男∨笥?hellip;…這段經歷給她帶來什么,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知道的是,她經歷的,都不是人為制造的,都是不賣票的真實生活……
走馬觀花的旅行,要它何用?
6
那怎么辦
以上旅行,小編堅決提倡兒童不要去,那是不是就不要帶孩子出去了?天天在家觀察馬路牙子?
當你明白旅行與否可以不畏壓力,不為炫耀……
當你明白享樂主義盛行之下的變味旅行……
當你不去給孩子安排不適合他的旅行,剝奪他的體驗……
當你能首先重拾自己對旅行的熱愛……
當你真正找到觀察生活之源頭……
你就知道怎么去做了……
當她很小,渴望在草地上打滾,抓蟲子,渴望跟小朋友玩過家家的時候,我不會只為滿足自己,癡迷于帶著她長途勞頓……
當他長到足夠大一點,允許他自由安排自己和小伙伴的假期,一起去經歷這個世界……
當她在一篇《望天門山》讀過之后,對我說:我也想去天門山看看的時候,我會帶她去……
當我在堅持戶外活動,她開始感興趣的時候,我會讓她跟著去……
當我有機緣,真的在給她設計生活經歷的時候……
是的,這才是起點。
不是只有做飛機出門才叫旅行;
沒有思考與欲望在先,不會有所謂的新發(fā)現(xiàn);
沒有榜樣,再多的安排都是徒勞……
期望父母們不要“人云亦云”的帶孩子去旅行,給孩子留些體驗,做她這個年齡該做的、想做的事情,這才是旅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