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前如何了解自己的孩子?
如何增進對自己寶貝的了解,以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你在與鄰居的孩子比較時一定也感受到了這一點。但由于家長缺乏全面了解和客觀評價孩子的能力,因此,自己的感受往往不準確。難免有些家長會以自己孩子的某些長處去與其他孩子的短處相比,而誤認為自己的孩子“絕頂聰明”;也難免有些家長會緊盯孩子的弱項不放,一方面與其他孩子相比,另一方面也與自己對孩子的期望相比,總是感到自己的孩子發(fā)展得不如意。其實,不論從理論還是從我們多年的實踐中都證明了一點:絕大多數(shù)孩子都是發(fā)展很正常的孩子,“超常”和“低能”都屬于比例很小的一部分。
然而,在發(fā)展正常的孩子中又各自有其不同的發(fā)展特點,在智力結構和非智力結構上都存在明顯差異,每個孩子都具有自己的強項與弱項。我們培養(yǎng)孩子,并不是要求他們都成為神童和天才,而是希望孩子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提高。
了解是教育的前提,只有把孩子的所想所做放入心中,才能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成長氛圍。
一、 善于傾聽孩子的心語
語言是人們進行交流與溝通的工具,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安全、最親密的港灣,他們的心里話都愿意講給爸爸媽媽聽。作為父母應安靜、詳和地傾聽孩子的話語,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發(fā)現(xiàn)孩子的心理變化,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
二、 多與孩子交談
經(jīng)常有這樣的現(xiàn)象:在一個家庭里,若母親喜歡和孩子交談,那么孩子遇到困難時,很自然地會去親近母親,謀求母親的引導和幫助,而對于經(jīng)常訓斥他的父親則千方百計地回避和隱瞞。有的家長埋怨自己的孩子說假話、品質不好,他恰恰忘了這些毛病正是他行為粗暴、常常訓斥孩子所帶來的“副產(chǎn)品”。
當一個孩子能與自己的父母建立平等交談的親密關系后,他的行為言談自然會漸漸變得高雅,他的性格也會開朗、樂觀、豁達,在今后面臨人生種種挑戰(zhàn)時,也會表現(xiàn)得更為勇敢、自信。所在,哪怕是你工作再忙,也要盡量抽出一定時間和孩子坐在一起交談,或者是在領孩子上商店、逛公園的路上交談。要像關心孩子衣食住行一樣,關心他們的喜怒哀樂。父母稱職與否的標準應該是你在多大程度上了解你的孩子并實施相應的教育,而了解的最好途徑之一,就是多同孩子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