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育兒
天氣暖和的日子里,每次接兒子放學,我都會帶他去學校旁邊小區(qū)的游樂區(qū)玩一玩再回家,那里有很多小朋友,大部分都是跟他同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 打打鬧鬧磕磕碰碰是難免的,因此我并不在意小朋友間那些所謂“矛盾”,唯獨對兒子某些稍具攻擊性的行為感到頭疼,比如不經(jīng)別人同意就拿人東西,還死活不 還。所以每次去玩耍之前,我都會千叮嚀萬囑咐:不許隨便動別人東西。但盡管這樣,依舊會出狀況。
一天兒子去玩,我照舊坐在一旁看書,不經(jīng)意間抬頭,發(fā)現(xiàn)滑梯上兒子正跟一個不認識的小男孩糾纏在一起,兒子高高地舉著一個玩具,小男孩在哭。我趕緊走過去,
原來是兒子借了小男孩的玩具,小男孩要回家了,兒子卻不愿意歸還。小男孩的家長倒沒生氣,只是不停地對兒子說:“這是弟弟的玩具,你看弟弟都哭了,你是做哥哥的,怎么能這樣呢?……”看到這個場景,我有些尷尬,趕緊叫兒子歸還玩具,但小男孩越哭,兒子就越不給。于是,我抓住兒子的手,盯著他的眼睛,深吸一 口氣,然后盡量平靜地說:“把玩具還給弟弟,否則我們立刻停止玩耍,回家。”兒子盯著我看了幾秒,突然“哼”地一聲,把玩具扔到了地上。
我頓時火了,但我又不想當著別人的面訓斥孩子,于是我說:“我告訴你:第一,你這樣就是一個不講道理的人,第二,下來把玩具撿起來向弟弟道歉,第三,馬上回家。”誰知兒子不但一點不配合,反倒?jié)M臉怒容。我接著說:“我數(shù)到十,如果你還不道歉,也不下來,我就自己走了。一,二……”十數(shù)完了,兒子還是沒反應(yīng), 我立刻掉頭就走。我知道,他一定會追上來。
果不其然,我走出不到二十米,兒子就追了上來,他剛靠近我,就在我腿上、屁股上狠狠地打了幾拳。我回頭瞪他,他不敢動了,我轉(zhuǎn)身,他就又追上來打我,反復了幾次之后,才乖乖地跟在我后面走,但只要我回頭看他,他就扭頭不看我,伸手拉他,他也不理。
我一直認為在那樣的情況下,我可以那么平靜地處理,實在可圈可點。第一我沒有當眾斥責兒子,維護了他的尊嚴;第二我讓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第三我讓他明白有些規(guī)則不遵守就要受到懲罰。
可后來有一件事,讓我改變了看法。
還是在那個游樂區(qū)玩,兒子哭著跑過來,說有人推了他一把,他差點從滑梯上摔下來,嚇壞了。推他的那個小男孩趕緊跟了過來,緊張地跟我說:“阿姨,我不是故意的……”看著兩個孩子,我突然發(fā)現(xiàn):他們是那么的無助!挨欺負的有委屈,犯錯誤的有恐懼,他們到我面前來,就是希望我能夠給他們愛,而不是告訴他們:你錯了。
我伸出手抱住了兒子,放棄了從前“男子漢不哭”、“勇敢一點”的說教,只是告訴他:“媽媽在。”我又摸了摸那個小男孩的頭:“沒事啊,別怕。”很快,兒子就不哭了,主動離開我的懷抱,兩人又拉著手瘋跑去了。
看到了這一點,我想起了上次的事情。我懂得了兒子當時的憤怒與無助,懂得了屬于他的那份恐懼和心痛。數(shù)數(shù)那種方式給他帶來多大的心理沖擊和傷害,我無法體會,他跑過來踢我,只是表達心中的恐懼:媽媽是不是生我的氣了?媽媽是不是不要我了?我真希望時光可以倒流,讓我可以回到當時的場景,能夠抱一抱兒子,并對他說聲“對不起”啊。
記得有這樣一句話:“任何不可愛的行為,都是在呼喚愛。”放在孩子身上,更是如此: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就是最需要愛的時候。
如果下次還發(fā)生類似的事情,我想我會這樣處理:
1、不給他貼任何標簽;
2、帶著愛意告訴他:你準備好了再下來,媽媽等你。
3、替他道歉。
4、擁抱他,然后啟發(fā)他去學習剛才發(fā)生的事情。
孩子闖了禍,本身就是緊張而害怕的,為什么一定要立刻逼他們立刻了解所謂的事實呢?先替孩子道歉,則是用主動承擔責任的方式來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其實,只要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接納、允許和愛,孩子自然會調(diào)整所謂的偏差行為。
關(guān)鍵是,身為父母,能做到無條件的愛嗎?
想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就先得給自己無條件的愛,因為水滿自溢呀。所有你不能接納孩子的東西,都是你不能接納自己的東西而已。所以,感謝孩子吧,他們是生命最寶貴的禮物,他們來到我們的生命中,不是為了讓我們教育他們,而是為了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當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后,孩子就會朝我們想要的方向發(fā)展。
(校對:郭彤洋 張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