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以來,孩子入幼兒園,場面尤為壯觀,哭鬧的、硬拉著爸媽不讓走的,正可謂是“中國式入園”!今天,我給大家分享德國幼兒園是怎樣輕松入園,消除孩子焦慮的,爸媽們可以取取經(jīng),在接下來孩子上幼兒園時讓孩子盡快適應(yīng)!
幼兒入園對幼兒自己、父母和幼兒教師而言都是一個挑戰(zhàn)。
驟然從熟悉的家庭進入陌生的環(huán)境,會讓幼兒感到焦慮不安。
把孩子丟給幼兒園,看著孩子哭著找自己卻狠著心地轉(zhuǎn)身離開,會讓父母感到揪心和不放心。
面對哭著鬧著找媽媽、拒吃、拒喝、拒玩、拒睡或靜坐發(fā)呆的孩子,幼兒教師亦難言輕松。
這些問題在中國和德國都同樣存在。
不同的是,德國幼兒園已經(jīng)找到一種制度模式可以有效地緩解乃至解決這些問題。盡管各地的具體實踐有異,但其核心特點都是讓父母陪伴兒童完成入園適應(yīng)。因為這一模式首先在柏林提出和發(fā)展起來,因此也被稱作“柏林入園適應(yīng)模式”。
柏林入園適應(yīng)模式的四個階段
柏林入園適應(yīng)模式所設(shè)定的適應(yīng)期為1-3周,大體上可分成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基礎(chǔ)階段,為期3天。
幼兒園會專門安排一位幼兒教師作為孩子的負責老師,由她引導父母和孩子共同完成適應(yīng)。
在這三天中,父母(通常是其中的一方)每天陪孩子在幼兒園呆1-2個小時,然后帶著孩子回家。
在幼兒園期間,父母盡量讓孩子自由活動,不主動與其互動,但會對孩子的需求做出回應(yīng),繼續(xù)充當孩子的安全港。負責老師則通過邀請孩子做游戲的方式與其接觸,慢慢熟悉起來。
在這三天中,不進行分離嘗試。老師的任務(wù)是仔細觀察孩子及其與父母的互動。
?第二個階段是嘗試分離階段,時間安排在入園后的第4天。
父母將孩子交給老師后告別離開。然后,教師觀察孩子的反應(yīng),并據(jù)此判斷孩子所需適應(yīng)期的長短。
如果孩子在父母離開后情緒良好,或者雖然在剛開始哭鬧,但是經(jīng)過老師安慰可以很快平息的話,就意味著他只需要一個短適應(yīng)期(6天左右)。
盡管如此,首次分離的時間也不要超過30分鐘。如果孩子在父母離開后心神不定,不停地找父母,并且不接受老師的安慰,那么,父母須立刻回到孩子身邊。這也意味著,這個孩子需要2-3周的長適應(yīng)期。
第三階段是穩(wěn)定階段,在這個階段,老師開始接手父母的照管任務(wù),負責給孩子喂飯/奶、換尿布、陪孩子玩等。
如果第4天的分離嘗試成功,在接下來的第5天和第6天,分離時間可以逐步加長。如果第4天分離嘗試不成功,那么,在接下來的兩天就不許再嘗試,須等到第7天時,再重新嘗試分離,然后循序漸進。
第四階段是收尾階段。
在這一階段,父母已無須呆在幼兒園,但是要隨時都可以在需要時趕過來。
當孩子在父母離開后情緒良好,或者雖然剛開始時哭鬧但是接受老師的安慰時,由父母陪伴的入園適應(yīng)即告結(jié)束。這時,幼兒教師取代父母成了孩子在幼兒園的依戀對象和安全港。該幼兒教師在整個幼兒園就讀期間都是孩子的負責老師。
柏林入園適應(yīng)模式的優(yōu)點
柏林自由大學的研究者賴溫(H-G.Laewen)發(fā)現(xiàn),在入園的頭半年,就因病請假的次數(shù)而言,那些沒有父母陪伴、單獨完成適應(yīng)的孩子比有父母陪伴完成適應(yīng)的孩子多四倍,而且前者在認知發(fā)展方面也明顯落后于后者。
其他的研究者,如羅特曼(U.Rottmann)、齊根海恩(U. Ziegenhain)、童克瓦-亞姆波斯卡婭(R.W. Tonkowa-Jampolskaja)等人的研究也證明了父母陪伴完成入園適應(yīng)對兒童心理、認知和行為發(fā)展的積極影響。
事實上,即便沒有這些科學研究的證實,我們以日常的理智也足以認識到這一模式的優(yōu)點。這可能也是柏林入園適應(yīng)模式被德國幼兒園普遍采用的認知基礎(chǔ)。
此外,根據(jù)筆者的觀察和體驗,德國這種入園適應(yīng)模式除了有助于緩解幼兒的入園焦慮,助其平緩地完成心理過渡之外,至少還有以下四個積極效果:
第一,父母在幼兒園期間,有充分的時間讓老師了解自己和孩子,也有機會觀察和了解幼兒園的各位教師,不僅知道他們的名字,還能從他們相互之間以及和小朋友的互動中看出其性格特點和教育風格,知道孩子喜歡或不喜歡特定老師的原因。
第二,除了老師之外,父母也會認識幼兒園的其他孩子,知道他們的名字和性格特點。這有助于理解孩子日后講述的在幼兒園發(fā)生的事情,知道孩子喜歡的小朋友和矛盾沖突的對象都是誰。
第三,在適應(yīng)期間,老師會盡量安排父母參與不同類型的活動(游戲、吃飯、睡覺等),以便于了解父母在不同場景下與孩子互動的方式。父母也會由此了解到幼兒園的整個工作流程,知道在每個時間段,幼兒園有哪些活動安排。即便在離開后,父母也清楚地知道孩子在哪個時間段在做些什么。
第四,這種入園適應(yīng)制度還給父母創(chuàng)造了一個全方位監(jiān)督幼兒園工作的機會。因為德國幼兒園沒有固定的入園時間限制,同時要求不能在同一時間讓多個孩子入園適應(yīng),以確保孩子得到足夠的關(guān)注,所以,幼兒園在一年之中不斷有父母陪同孩子入園。這樣一來,幼兒園就時刻處在父母的監(jiān)督之下。聯(lián)想到我國幼兒園常遭曝光的虐童現(xiàn)象,這一制度設(shè)計的優(yōu)點尤其值得肯定。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